金年会- 金年会体育- 官方网站冶金地质总局:以“党建+”模式持续推动科技创新聚势赋能
2025-07-06金年会,金年会官网,金年会平台,金年会登录,金年会网址,金年会网站,金年会官方网站,金年会体育,金年会数字站,金年会app,金年会电子娱乐,金年会体育赛事,今年会体育,金年会最新网址入口,金年会靠谱吗
西北局党委认真贯彻落实总局科技创新大会工作部署和总局党委《关于全面推进冶金地质科技创新激励及保障机制建设的指导意见》,立足地质勘查、工程建设、生态环境治理三大板块,研究推进科技创新“党建+”行动。在实际工作中,根据科技创新工作推进情况,局党委逐步完善科技创新制度体系,研究制定了西北局科技创新管理规定、科研项目管理办法、科研经费管理办法、科技成果管理办法、知识产权管理办法等5项科技创新制度,协同构建了科技创新“1+N”管理制度体系。同时,局党委研究制定了科技创新专项基金制度,每年各产业单位根据科创项目推进计划,提出申请,根据项目实际和预期成效,给予资金支持。截至2021年末,全局科技创新专项基金投入额比2016年增长近3倍,全方位引导和鼓励各产业单位不断提升科技创新的投入意识和投入强度。
西北局党委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原动力,作为做大做强主业的有力抓手。全局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把科技创新摆在强化对外合作、聚力提质增效的核心位置,充分利用自身区位优势,积极推进与高校、科研院所、兄弟单位的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通过建平台、聚合力,为科技创新增添发展活力与动力。充分利用总局与中国地质调查局签署的战略合作协议,积极推进与所属西安地调中心的沟通对接,成功加入中国地质调查局西部绿色发展研究院,为参与西部地区以清洁能源、关键矿产等战略资源为重点的自然资源管理提供建议与决策咨询;西北局作为总局紧缺矿种“铬矿”专业技术研究团队的牵头单位,组织团队参与“全国铬钒钛矿产志”的研编工作,向国资委提出我国铬矿资源安全保障建议;与长安大学等联合共建自然资源部矿山地质灾害成灾机理与防控重点实验室等,开展矿山地质环境保护领域前沿性技术研究,为绿色矿山建设提供技术服务。
近年来,陕西省提出以金、钼、铁、铜、锑、钨、钴等国家战略性矿种为重点,兼顾铅、锌、钒等省内优势矿种,在划分的重点勘查区内积极实施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建立一批战略性矿产资源勘查基地和矿产资源开采接续地,塑造资源安全与矿业发展新格局。所属西北地勘院成功立项西北局科技创新项目“陕南地区‘三稀’元素及非金属矿产找矿靶区优选”,项目紧扣陕西省地勘基金重点支持的大宗金属、“三稀”元素及特色非金属矿产,立项方向突出“急优稀特”矿产。项目实施过程中,项目经理部按照“组织引导、小组攻关、党员挂帅”方式,组织党员技术骨干成立“党员科创小分队”,营造了党委“挂牌出题”、党支部“揭榜破题”、党员“亮牌解题”的科技攻关良好氛围。
2022年,西北地勘院成功申报西北局科技创新项目5个,其中,“陕南地区多元地质信息集成研究与找矿靶区优选”等三个项目,目标就是通过开展科研项目,努力争取地方财政项目。目前,这一批科研项目依托正在实施的基金项目,通过资料二次开发,新圈定多处找矿靶区,部分项目找矿成效显著,得到了陕西省基金办的高度评价。后续,将以此为支撑,实现该基金项目的滚动立项。目前,已提交2023年陕西省地勘基金项目立项建议书4份。
西北局党委通过持续开展“党组织带党员创效、党员带群众创新”的“两带两创”活动,坚持“培训+项目+实战”相结合,组织开展岗位技能培训、科创技术交流、科学技术年会等活动,鼓励职工开展岗位技术小发明、小创造,培育一支素质高、业务精、能力强的创新型人才队伍。全局各级党组织充分利用党员活动日、野外流动党校、野外技术大讲堂等,搭建素质提升平台、骨干培养平台、岗位建功平台以及才能展示平台,大力开展青年创新创效活动。
近年来,西北局坚持“大地质”引领,不同程度尝试开展了农业地质、土壤改良、地学旅游、水质污染调查研究、勘查方法研究运用等。各级基层党组织结合生产实际和野外工作特点,确定创新项目,及时将科创成果运用于生产实践中。由西北局组织专班参与编写的“喀什葛尔河流域山水林田湖草”可研报告与实施方案,以全疆第一名通过专家评审,成功纳入中央重点生态保护修复资金项目储备库,助力地方拉动工程项目45个,总投资52亿元;在甘肃省瓜州县示范区实施的“微生物技术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盐碱地土壤改良与养分增效示范应用研究”项目,枸杞作物产量较同期增加14%以上;实施的“安康市石泉县地学旅游资源调查研究”项目,协助地方政府旅游主管部门制订地质旅游开发方案,得到地方政府部门的高度评价,特向西北局发来感谢信;实施的“陕西省某土地质量与利用现状调查应用研究”项目,在对富硒区土壤硒元素来源进行详细调查,研究元素迁移转化规律的基础上,提出了富硒土壤资源可持续利用建议等。
西北局党委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原则,研究制定了《西北局领军人才和青年骨干培养选拔管理办法》,不断完善创新用才、育才、留才机制。同时结合实际,采取多种措施着力加强人才培养。一是坚持开展一年一度的科学技术年会和冬季集中技术培训,促进技术人员加强学习;二是拓宽人才培养途径,以“传、帮、带”的方式,对年轻的优秀人才重点培养,鼓励人才脱颖而出;三是为解决科研项目和找矿过程中的一些疑难问题,聘用了一批有社会影响力的技术专家指导找矿工作,带动了一大批技术人员专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四是局、院层面均建立导师工作机制,精心指导选题、立项和项目攻关,帮助解决科研项目关键问题,不断提高科研项目质量与水平,为成果深化、转化奠定基础。近年来,一批年轻的既懂党建又懂经营的复合型干部,敢于开疆拓土、勇于改革创新、善于防范化解风险的良将贤才走上了领导岗位。
下一步,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党委将继续发挥“科技领军人才、科研项目、科研团队、科研平台”四位一体模式的相互促进、提升作用,突出行业领军人才培养,加大对科研骨干人才的激励力度,提高全局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重点围绕主责主业中的痛点、难点开展攻关,进一步加强与高校和科研院所沟通交流,突出加强“三合一”,即科技成果的转化、深化和评奖,推动科技创新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让科技成果真正转化为推动产业发展的现实生产力。